行业动态

29
Jun
2015

2012年业界关注的数字出版事件

来源:    作者:

  2012年10月,拥有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期刊《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发行印刷版的最后一期,此后将集中精力在数字阅读领域加速扩张。

  除《新闻周刊》外,德国平面媒体最近也出现倒闭潮和失业潮,《法兰克福论坛报》《德国金融时报》《纽伦堡晚报》等三家有影响的报纸连续宣告破产,造成上千人失业的局面。国外发生的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面临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冲击和颠覆性影响,国内的出版人也应充分感受到这种危机感,加快数字出版的实践探索。

  ★运营商加大布局数字阅读

  2012年7月,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之后,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联通签署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支持中国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开展数字阅读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至此,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布局移动数字出版领域。

  手机阅读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当之无愧的“掘金地”。每年数亿元的收入已经让首先进入的中国移动尝到了足够的甜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紧随其后。在今年,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基地还实现了公司化,中国移动也在筹建互联网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在数字出版方面,运营商已经加快了推进步伐。

  ★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风生水起

  随着天津、湖北、广东、陕西、江苏5家数字出版基地获批建立,我国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达到9家。从早期数字出版企业“单打独斗”,到产业链日趋健全完善,再到全国范围的集群化发展,我国数字出版完成了从点到线到面的三级跨越,形成立体化发展格局。

  尽管从目前看来,各基地的模式与方向上尚不是非常清晰,但至少证明数字出版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这些基地的建设将会给未来的数字出版产业打下很好的基础。

  ★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出手数字阅读

  自去年当当网上线电子书平台以来,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也分别在今年推出了各自的电子书平台。

  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仍在仿照亚马逊的模式进军数字出版,但从效果来看,目前电商平台的电子书业务尚不尽如人意。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大集团到普通企业也都在兴起搭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的热潮。而如何避免盲目跟风,形成高质量的内容投送平台仍待思考。

  ★专业人才培养受重视

  2012年,数字出版作为特设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对行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

  近年来,数字出版业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呼声很高,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已成为满足人才市场和文化建设需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任务。

  北京印刷学院自2008年开始招收传播学(数字出版)本科生,是最早设立数字出版系的高校。该专业以数字内容创意与表达为核心,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旨在培养数字出版、媒体传播、多媒体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内容创意与表达、多媒体信息集成与控制、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湘潭大学等一批高校也在积极创造条件准备招生。

  ★电子书包风起云涌

  教育出版中的电子书包应用各种模式试点风起云涌。经过前期各种讨论,电子书包2012年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同时围绕新型教育理论、教育改革、内容供应等方面的全方位探索开始展开。但是,电子书包的使用能否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在应用电子书包后是否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电子书包又能否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家长来说,娱乐化交互功能的使用是否会降低学习效果、比纸质课本高昂的产品价格、电子屏幕对孩子视力的影响等也成为电子书包厂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从产品本身来看,关于谁来付费等商业模式将是电子书包产品发展到中、后期面临的重点挑战。电子书包专业性强,产品形态比较复杂,需发挥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只有参与各方通力合作才可能真正启动这一市场。

  ★移动终端市场火暴

  2012年,移动阅读终端市场硝烟频起,各大厂商纷纷登台,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亚马逊发布了自己的平板电脑Kindle Fire和Kindle Touch,谷歌发布了Nexus7,苹果发布了iPhone5和iPad mini,三星发布了Galaxy Note2,微软发布了平板电脑Surface。随着移动阅读终端的队伍不断壮大,将深入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阅读用户与两年前的用户数量和特征显著不同。不同于两年前的工具型需求,他们需要简单、有用、好玩、畅快的体验。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倾向也成为企业针对这个群体开发产品时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