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9
Jun
2015

童书出版领域的新力量

来源:    作者:

  近年,少儿图书成为品种、数量增长最快的类别。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与发行市场全景调研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读物22059种(初版14077种)、37800万册(张)、2138117千印张、总定价6033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44%(11.37%)、5.64%、13.92%、27.62%。2011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期刊118种,平均期印数1387万册,总印数36454万册,总印张944731千印张,同比分别增长20.41%、42.07%、53.93%、29.24%。

  宏大美好的数据背后,是逐利资本和资源的快速流动,各种新力量接踵而至进入童书出版。传统的大社名社,包括大量的专业社和大学、教育社姿态积极,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凭借各自优势均有不俗表现。当然,民营公司是行动最迅速的一拨人,而在这里面,有一批资深出版人在社科等出版领域小有成就后,转战童书市场,也有部分人是纯粹因为热爱,怀抱着做“好童书”的梦想投入进来。

  我们也不难发现,更多的人对这个市场是有“淘金梦”的,他们介入的理由很简单:为寻找资本扩张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顶着“唯一高速增长板块”名头的少儿图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次重点采访了数十家发展势头较好的机构,他们或有独到的想法,或有多数人没有的坚持,或已小有成绩,关注他们投入这个热门领域后遇到的艰辛及收获,相信是件有价值的事情。采访过程中,令人欣喜的是,很多新力量已改变了懵懂的大量造货的粗放式运作手法。这个市场正在经历着规模化迅速扩张后的蜕变,市场也已经接收到了这样的讯息。

  新力量——少儿出版的队伍中,国有与民营正在同台竞技。过去国有出版雄霸天下,如今很多民营力量逐渐兴起。2010年10月“小萌童书”品牌诞生,2012年3月,北京记忆童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上海采芹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距今成立不到10个月时间,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王慧敏曾做过报社的记者、编辑,期刊的专栏撰稿人和责任编辑。也有的民营少儿出版力量发展一段时间后,加盟国有出版,如2010年3月,苗建强创立北京纸飞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2年,纸飞机并入到清华大学出版社,成为该社儿童出版方向的新锐力量。

  新趋势——新公司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记忆童萌组建初期,公司负责人谭萌最头疼的就是招聘,仅一个营销编辑的职位,半年内试用了七八个人。即便如此,谭萌还是不愿放低对员工的要求。一些负责人在组建团队时,都有几个条件:喜欢儿童文学,喜欢长期从事图书编辑这个职业,还要爱书。大家觉得,外界对童书出版的理解较为浅显。其实童书出版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少。

  新理念——坚持理想,着眼中高端定位。记者发现,一些“白手起家”的出版商更多瞄准了“高端”童书市场。北京紫图公司引进的版权童书有很多获过国际大奖。从新领域开拓至今,该公司在童书上的选品已从低年龄段绘本,转移到年龄段较高的科普书。纸飞机传媒成立之初,苗建强在进行中外市场的调研分析后,将目光瞄准到中国原创绘本市场,绘本内容大都是清华美院、央美的专业人士绘制。小萌童书的定位也在中高端市场。谭萌认为,中国的父母有着年轻化、高教育化、高信息化的趋势,“未来精美、高品质的童书会占主流”。

  新渠道——除主渠道和民营渠道外,不少机构正在积极拓展网络销售、商超,甚至馆配市场的渠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的图书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资源和教学支持,使幼儿园用书成为非常重要的渠道。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着重开展馆配市场,今年春季公司就有40个品种中标5000多套。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时代华语特有的商超渠道开展各种文化服务活动。

  新机制——构建稳定的运营结构。不少新机构已明显意识到,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稳固的运营结构,而不仅仅是围绕一个又一个的产品“打乱仗”。上海采芹人今年年初成立不久即确立了5个部门:文学编辑部、设计装帧部、儿童插画室、全媒营销部、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几个部门相互关联并计划在3-5年内相对独立,计划1-3年每年完成2000万码洋,5-10年每年完成1亿码洋,图书重印率35%以上。培养和推出自己的资深儿童文学编辑2-3个,同时把设计装帧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工作室,开展对外合作。

  无论如何,大家有一个同样的共识,面对竞争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持“新鲜”,新鲜的创意、新鲜的理念、新鲜的想法。跟着别人的脚步很难走得远,一定要有新鲜的东西给读者,孩子们需要好奇心、需要探索精神。但是这种“新鲜”并不是抛弃传统的、经典的,而是继承中有创新。

Baidu
map